道地中藥飲片 · 傳承中藥文化
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· Inheri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
健康飲品
- Products Show -
【性味與歸經(jīng)】 甘、酸,平。歸肝、膽、心經(jīng)。 【功能與主治】 養(yǎng)心補(bǔ)肝,寧心安神,斂汗,生津。用于虛煩不眠,驚悸多夢(mèng),體虛多汗,津傷口渴。 【用法與用量】 10~15g。
【功能與主治】 斂肺,澀腸,生津,安蛔。用于肺虛久咳,久瀉久痢,虛熱消渴,蛔厥嘔吐腹痛。
【性味與歸經(jīng)】 甘,平。歸心、肺、脾、胃經(jīng)。 【功能與主治】 補(bǔ)脾益氣,清熱解毒,祛痰止咳,緩急止痛,調(diào)和諸藥。用于脾胃虛弱,倦怠乏力,心悸氣短,咳嗽痰多,脘腹、四肢攣急疼痛,癰腫瘡毒,緩解藥物毒性、烈性。 【用法與用量】 2~10g。
【功能與主治】 理氣寬中,行滯消脹。用于胸脅氣滯,脹滿疼痛,食積不化,痰飲內(nèi)停,臟器下垂。
性味與歸經(jīng):辛、甘,溫。歸心、肺、膀胱經(jīng)。 用法與用量:3~10g。 注意:孕婦慎用。 貯藏:置陰涼干燥處。
【功能與主治】 破氣消積,化痰散痞。用于積滯內(nèi)停,痞滿脹痛,瀉痢后重,大便不通,痰滯氣阻,胸痹,結(jié)胸,臟器下垂。
【功能與主治】 利水滲濕,健脾止瀉,除痹,排膿,解毒散結(jié)。用于水腫,腳氣,小便不利,脾虛泄瀉,濕痹拘攣,肺癰,腸癰,贅疣,癌腫。
用法與用量:9~30g。注意:不宜與藜蘆同用。貯藏:置通風(fēng)干燥處,防蛀。
【性味與歸經(jīng)】 甘,平。歸脾、肺、腎經(jīng)。 【功能與主治】 補(bǔ)脾養(yǎng)胃,生津益肺,補(bǔ)腎澀精。用于脾虛食少,久瀉不止,肺虛喘咳,腎虛遺精,帶下,尿頻,虛熱消渴。麩炒山藥補(bǔ)脾健胃。用于脾虛食少,泄瀉便溏,白帶過多。 【用法與用量】 15~30g。
【性味與歸經(jīng)】 甘、苦、咸,微寒。歸肝、大腸經(jīng)。 【功能與主治】 清熱明目,潤腸通便。用于目赤澀痛,羞明多淚,頭痛眩暈,目暗不明,大便秘結(jié)。 【用法與用量】 9~15g。
【性味與歸經(jīng)】 辛,溫。歸脾、胃、腎經(jīng)。 【功能與主治】 化濕開胃,溫脾止瀉,理氣安胎。用于濕濁中阻,脘痞不饑,脾胃虛寒,嘔吐泄瀉,妊娠惡阻,胎動(dòng)不安。 ???????【用法與用量】 3~6g,后下。
【功能與主治】 化濕開胃,溫脾止瀉,理氣安胎。用于濕濁中阻,脘痞不饑,脾胃虛寒,嘔吐泄瀉,妊娠惡阻,胎動(dòng)不安。